用科技改变康复模式

让脑病患者都站起来

023-65186868

防治科普Ⅱ

小儿脑瘫康复

04

脑瘫的临床症状

1、痉挛型脑瘫:

主要表现为肢体肌肉痉挛、僵硬。上肢的主要表现为肘关节、手腕都是弯曲的,拇指和其他手指不能伸直。下肢的主要表现为双腿交叉,形态像剪刀,屁股向后翘,腿伸不直,脚跟不能着地行走,足内翻等。

2、不随意运动型脑瘫:

表现为全身肢体的活动难以用意志控制,包括面部表情。发声、构音器官也多受累,所以常常伴有语言障碍。

3、共济失调型:

平衡功能障碍患儿不能完成正确的动作,如走路不稳,动作不协调、不准确、发音调门失常等。常常伴有手、头部和眼球的轻度振颤。

4、肌张力低下型脑瘫:

表现为全身无力,肌肉松软,无随意运动。常常是痉挛型脑瘫和手足徐动型脑瘫的前期。

5、混合型脑瘫:

指上述几种类型的脑瘫同时存在


05

脑瘫儿童的障碍

1、预防措施

坚持优生优育,保证胎儿键康发育,产前定期检查,避免难产、早产。孕期避免不必要的服药,做好风疹(尤其头三个月)等疾病的预防工作。产后鼓励母乳喂养,增强嬰儿抵抗感染的能力,婴儿出生后应定期检查和预防接种,及早发现问题,及早就诊。

2、早期发现

早期发现可疑脑瘫的患儿是实施脑瘫康复的关键,主要从运动、语音和进食三个方面观察。

(1) 运动方面

出生后1-2个月身体特别僵硬,穿衣或活动其身体时感到困难;

3个月双腿僵硬不能抬头,双手不能支撑。侧卧时,头偏向一侧, 一侧肢体屈曲,另一侧伸直,双手不能放在一起;

6个月坐时出现圆背,不能抬头,上肢僵硬。手握拳;将其推向坐位时。头后仰或背向后伸;

9个月时手玩东西的能力较差。下肢僵硬,脚尖着地。不能用下肢负重;

12个月不能扶物站立,下肢僵硬,脚尖着地,不会爬,只用身体一侧或用手拖自己;或者双腿软如棉,不能抬头,悬空抱时四肢下垂,活动少,抬头、坐和运用双手活动迟于同龄孩子或常用一只手活动;

18个月时一侧上肢僵硬,一侧脚尖站立行走。站立平衡差。大部分时间用一只手玩,一侧下肢可能儡硬。坐时一侧身体负重。


(2) 语言方面

出生后不爱哭或容易哭。易激惹、睡眠差或终日睡;或者5~6个月仍不会哭。且对外界反应淡漠;不会发音或极少发音;8~12个月对成人的语言仍然毫不理解。


(3) 进食方面

吸吮和吞咽差,舌头常将奶和食物椎出,闲嘴困难。

如发现以上症状,应及时去医院就诊。针对性地治疗。



06

脑瘫康复的常见疗法

1、DT疗法

(1)正确姿势管理

(2)头部和身体控制的训练

(3)站立和行走前的训练

(4)步行训练

2、0T训练

(1)智力、认知训练

(2)ADL训练

3、手法治疗

(1) 软瘫患儿:选用较强的刺激手法。

(2)痉挛性患儿:选用抑制性手法。

4、语言矫治

(1)语盲理解能力训练

(2)语音训练:①声音刺激;②感觉刺激;③改进发音;④发音矫正训练;⑤矫正构音部位;⑥强调正确发音;⑦语句练习;⑧交谈式练习。

5、手术治疗

常见术式有FSPR手术,就是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离断术。这种手术可以在限度保留肢体感觉和运动功能的基础上,降低患儿过高的肌张力,缓解肢体的痉挛,效果长期、稳定。

防治科普Ⅱ